回頂部
Mobile Button

水資源管理

廠區取水來源種類有三種,分別為第三方來源、地表淡水及海水,所產生之廢( 污) 水經處理後排放至台灣西部沿海,包含第三方終點及海水。

 

取排水情境

 

源頭取水量

 

歷年耗水量

水資源風險與衝擊評估

本次水資源風險與衝擊評估採AWARE 方法學,假定每個地區剩餘水量越少,評估了水資源匱乏對人類或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(Boulay et al. 2018),前述方法學國內分23 區,分區情況如下圖,其中雲林縣整體而言非屬缺水高風險區域(75% 時間用水量低於世界平均用水量)。依Boulay et al. 2018 方法學,將麥寮廠區分區如下表:

 

水情應變措施

     註:資料來源:水利署網站(https://www.wra.gov.tw/

 

 

歷年節水改善資料

 

水污染防治辦法與廢水管理

由於產品製造須使用水資源包括工業水超純水及蒸汽等,主要係用於設備加熱、熱交換、熱回收、設備冷卻及發電設施等,俾利原料能依照相關製造流程產生高品質產品。本公司廢水係由自設廢水處理場處理。

單位產品COD 排放量為0.016 公斤/ 噸與單位產品SS 排放量為0.0029 公斤/ 噸,相較近幾年單位產品COD、SS 排放量情況,呈現穩定波動趨勢,顯示廢水生物處理效能大致穩定,但本公司仍會持續強化廢水處理效能,以確保符合法規標準。

 

2024 年度平均每日放流水量為4.3 萬噸,經廢水場處理後最終放流至台灣海峽海域,水質皆符合放流水標準,2024 年單位產品放流水量為0.00055 百萬公升/ 噸,呈現穩定波動趨勢,未來將持續評估開發廢水回收再利用( 如製程酸水回收至排煙脫硫系統等) 及廢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回收量,持續降低單位產品廢水排放量。

 

 

歷年單位產品放流廢水量

 

放流水水質管制統計表